自考是成人學歷提升中的主流方式,深受眾多社會在職人士的追捧,自考的考試難度并不低,不過只要做好相應的復習工作,順利過考問題不大。自考《中國稅制》知識點:稅收要素與稅收分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1、稅收要素
征稅對象、納稅人、稅率(中心環節)、納稅環節、納稅期間、減免稅。前三個是基本要素。
(1)征稅對象
1定義:指征稅的對象,即征稅對象。稅的名稱
2相關概念:稅目:征稅對象的具體內容。計稅依據:征稅對象的計量單位和征收標準。(從價計征)稅收的來源。
(2)納稅人
1定義: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責納稅的單位和個人。它的規定解決了誰征稅、誰該征稅的問題。2相關人員:法人、自然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實際承擔稅負的人)
(3)稅率:
1定義:稅額與征收對象數之比。條例解決了征收多少稅的問題。它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
2公式:稅率=稅額/征稅對象個數
類型:(1)根據性質,名義稅率=應納稅額/征稅對象個數,實際稅率=實際稅額/因存在減免稅而實際征稅對象的數量差異
(2)根據稅率的不同形式,P2分為
8)比例稅率:單一比例稅率差別比例稅率(產品差別比例稅率;行業差別比例稅率;地區差別比例稅率)范圍比例稅率;②累進稅率: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全稅率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
③固定稅率地區差異固定稅率;范圍固定稅率;分級固定稅率。
(4)納稅
1定義:是指在流轉過程中為征稅對象選擇應納稅的環節。
2類型:一次征稅制(一次性稅制):即一次征稅只在一個流通環節征收,避免重復征稅。雙重征稅制度:即一稅在貨物流通中選擇兩個環節。多重稅制:即在商品流通的各個環節,采取各種手段重復征稅。
(5)定義:納稅人向國家納稅的法定期限,是稅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體現。
2確定納稅期間的含義:
①確定應納稅額的匯算清繳期限
②確定納稅期限3
(1)根據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的征稅對象。
(2)根據納稅人繳納的稅額確定。(反比)
(3)根據納稅行為情況,納稅期限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次數。
(4)為保證國家財政收入,防止偷稅漏稅,應當在稅款發生前預繳稅款。
(6)減免稅
1定義:是稅法中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減輕或者免除稅負的規定。
2減免稅的區別、起征點和免稅額。
2、我國三種稅率的比較
(1)概念比較
1比例稅率:是指應稅金額與征稅對象數量成正比,不隨征稅對象數量變化的稅率。但是,對于同一納稅對象,無論數額大小,只規定一個稅率,稅額隨征稅對象數量的比例而增加。
2累進稅率:是指隨著征稅對象數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稅率,稅額的增長率大于征稅對象數量的增長率。
3固定稅率:又稱固定稅,是根據單位的征稅對象,直接規定固定稅額的一種稅率形式。
比例稅率可以分為:
(1)單一比例稅率
(2)差別比例稅率(分為三種:
①產品差別比例稅率
②行業差別比例稅率
③地區差別比例稅率)
以上就是關于“自考《中國稅制》知識點:稅收要素與稅收分類”的相關內容,如果你對自考還有其他疑問,或有提升學歷的相關需求,皆可找我們的在線老師咨詢,與老師線上一對一溝通更能準確高效解決問題。
自考報名,獎學金領取,自考加分政策,往年真題。咨詢在線老師就可領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