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0號)規定,納稅人在2020年12月31日前,需對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
這意味著我們自考的同學可以去申請抵扣個稅了!
提升學歷+考取專業資格證,最高可抵扣個人所得稅8400元。
聽到這個數字,是不是覺得飛來一筆橫財。這8400元是直接打到我們的銀行卡里嗎?
NO!抵扣個稅≠發錢!
抵扣個稅,是指在個稅起征點的基礎上增加了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其中有一項就是繼續教育!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選擇了自考或其他方式提升自己的學歷。那么從報名到畢業,我們每個月都可以比之前少交稅。也就是說拿到手的工資就比之前更高了。
一直以來,國家都鼓勵大家“終身學習”,不斷的提升學歷和能力。
細算一下,單繼續教育這一項,就可以給我們省下不少錢。錢包也可以鼓起來啦~
那么繼續教育能抵扣多少錢呢?一起來看看吧!
①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每月400元,就學期間每年4800元)
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入學的當月到結束的當月,同一學歷(學位)的扣除期限最長不會超過48個月。
②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當年3600元)
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可以抵扣3600元。
這么看,繼續教育也能抵扣一筆不小的費用,所以,如果想拿個專科或本科學歷,我們現在就要開始行動了,畢竟能省一點是一點~
關于繼續教育抵扣個稅的疑問和解答,小編也一并整理了,不了解的同學可要仔細看了。
1.問:自考/國開/成考/網絡教育,都可以抵扣個稅嗎?
答:我們國內現在提升學歷,主要有四種方式:自考、國家開放大學、成考、網絡教育。通過這四種方式,都可以拿到國家承認的學歷。
所以,報名這四種繼續教育方式中的任意一種,都可以抵扣個稅。
每個月可抵400元,從報名的那個月開始,一直到畢業的那個月。同一個學歷(學位)的扣除期限,最長不能超過48個月,也就是4年。
除了學歷提升,各類資格證考試也是可以抵扣個稅的。比如教師資格證、會計從業資格證等到,都可以在考到這個資格證的當年,抵扣3600元。
2.問:自考學習期間,又拿了職業資格證書,這兩項可以疊加扣除嗎?
答:可以的。
按照《暫行方法》,我們在接受學歷繼續教育時,可以按照每月400元的標準扣除,一年就是4800元。如果在同一年內又取得資格證(符合扣除條件的證才可以),又可以按照36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等于是這一年,可以抵扣個稅4800元+3600元=8400元。
但是,只能同時享受一個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和一個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扣除,也就是最高只能扣8400元。
3.問:一年拿兩個資格證,可以按照7200元扣除嗎?
答:不可以。
同時取得多個職業資格證書的,只要填報其中一個就可以了。
因為同時拿幾個證,比如今年同時拿到了教師資格證,初級會計師資格證,也只能按照3600元的標準來抵稅。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分兩年來考。這樣學習壓力也會小一點,兩年都可以抵稅也更劃算。
4.問:如果我報名了自考,但是我本人沒有達到繳稅基數,我可以讓我的父母來申請繼續教育的專項扣除嗎?
答:可以。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屬于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可以申請由父母扣除。
最后是繼續教育抵扣個稅的申報流程:
第一步:下載APP
在應用市場中下載“個人所得稅”APP,完善個人信息。登錄后,進入主頁面,找到“繼續教育”板塊,點擊進入。
第二步:上傳材料
按照提示上傳材料。這些材料提前準備好,這一步其實超簡單。
第三步:確認信息
可以看到個人在注冊時填寫的個人信息。如果需要修改,可以點擊下方的“修改”去更改信息。如果沒有,就直接點擊“下一步”。
第四步:選擇扣除年度和類型
在信息填報的表格中,我們可以選擇扣除的年度和類型,這些數據。
第五步:選擇申報方式
有以下兩種方式可以選擇。
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就是發給你工資的人或者是發給你獎金的單位,他們有義務去扣除一部分你的收入直接向稅務局繳稅。
也就是說你如果是一個有工作單位的人,請點擊這一部分,在點擊后,APP頁面下方會自動彈出你的工作單位,勾選你的工作單位即可,然后點擊"提交"按鈕。
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這一項就是每年的某段時間自己去稅務局辦事大廳去申報。
如果你的有些個人信息不想讓公司知道,那你就年底自己去柜臺辦。勾選這個后,然后再點擊下方的"提交"按鈕。
第六步:最終確認
在繼續提交完成后,APP會彈出一個反饋頁面,其中提示你: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已提交。
你可以在后面點擊按鈕"查看填報記錄"去查看自己填寫的內容或者修改,也可以直接點擊"返回首頁"。
以上就繼續教育抵扣個稅的方式,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或有提升學歷的相關需求,皆可找我們的在線老師咨詢,與老師線上一對一溝通更能準確高效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