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復習需要重視考試大綱,考試命題是圍繞大綱來的,所以復習一定要緊扣考試大綱,再結合考試大綱來弄懂重點、難點、疑點。因為考試大綱一般都是含有命題來指導思想工作、考試范圍、命題要求等重要信息。為了輔助各位考生學習,重慶自考網自考頻道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自考10052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復習資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自考10052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復習資料
I、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要求
一、課程的性質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課程是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段)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任務是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應考者系統地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主要理論、理論演進和研究方法,掌握個人在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制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同時掌握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系統,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并用于指導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掌握職業指導方面的實踐工作。
二、課程設置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考核內容共涉及教材中十章的內容,基本涵蓋了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概念、理論演進與研究方法和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基本理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個人不同職業生涯時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系統。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考者應達到以下要求:
1、了解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內容、作用以及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中的熱點與難點。
2、理解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基本理論以及個人職業生涯不同時期的職業生涯的特點、面臨的問題以及組織應采取的措施。
3、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應遵循的原則和步驟以及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4、掌握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步驟和方法、組織職業生涯發展的階梯管理、繼任規劃、導師計劃的內容以及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發展趨勢等。
II、考核目標(考核知識點、考核要求)
第一章 職業生涯管理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職業及其相關概念
(二)職業生涯管理的基本概念
(三)職業生涯管理的主體
(四)影響職業生涯的因素
(五)職業生涯管理的作用與內容
二、考核要求
(一)職業及其相關概念
1、識記:(1)職業的概念;(2)職業分層與職業分類的概念;(3)職業聲望、職業期望、職業價值觀、職業選擇的概念;(4)構成職業選擇的基本因素。
2、領會:(1)職業的特征;(2)職業分類的基本特征;(3)決定職業聲望高低的主要因素;(4)職業聲望調查與評價的主要方法;(5)職業選擇的作用;(6)職業選擇的原則;(7)職業選擇決策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3、應用:(1)確定職業價值觀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2)職業選擇的影響因素。
(二)職業生涯管理的基本概念
1、識記:(1)職業生涯概念;(2)內職業生涯和外職業生涯的概念;(3)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4)職業生涯管理的概念。
2、領會:(1)職業生涯的含義;(2)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內容。
3、應用:(1)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應遵循的原則;(2)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三)職業生涯管理的主體
領會:(1)職業生涯管理的主體;(2)個人管理職業生涯的作用;(3)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意義。
(四)影響職業生涯的因素
1、識記:職業機會的概念。
2、領會:(1)影響職業生涯管理的主要因素;(2)教育背景對職業選擇與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
(五)職業生涯管理的作用與內容
1、領會:(1)職業生涯管理對組織的作用;(2)職業生涯管理對個人的作用;(3)職業路徑設計的主要方式。
2、應用:職業生涯管理的基本內容。
第二章 職業生涯管理的主要理論
一、考核知識點
(一)職業選擇理論
(二)職業發展理論
二、考核要求
(一)職業選擇理論
1、識記:(1)帕森斯的人格特性——職業匹配理論的含義;(2)人——職匹配的兩種類型;(2)佛隆的擇業動機理論;(4)職業效價與職業概率的含義;(5)霍蘭德的職業性向理論;(6)職業錨的概念;(7)職業生涯決策理論的標準化職業生涯決策模型、描述性職業生涯決策模型、規范性職業生涯決策模型。
2、領會:(1)決定職業概率的四個條件;(2)了解職業錨的概念需注意的問題;(3)職業錨的功能;
3、應用:(1)霍蘭德的職業性向理論的主要內容;(2)職業錨的類型;(3)職業錨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二)職業發展理論
1、識記:(1)薩柏的職業生涯發展的五階段理論;(2)金斯伯格的職業生涯發展的三階段理論;(3)格林豪斯的職業生涯發展的五階段理論;(4)施恩的職業生涯發展的九階段理論;(5)廖泉文的職業生涯發展的“三三三”理論。
2、領會:(1)金斯伯格的職業生涯發展的三階段理論的主要內容;(2)格林豪斯的職業生涯發展的五階段理論的主要內容;(3)廖泉文的職業生涯發展的“三三三”理論的主要內容。
3、應用:施恩的職業生涯發展的九階段理論的主要內容。
第三章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一、考核知識點
(一)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概述
(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模式
(三)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
二、考核要求
(一)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概述
1、識記:(1)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2)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因素。
2、領會:(1)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要素;(2)影響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3)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特征;(4)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對個人的作用;(5)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對組織的意義。
3、應用:(1)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涯管理的關系;(2)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涯開發的關系;(3)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原則。
(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模式
1、識記:(1)人——職匹配理論下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模式;(2)人——組織理論匹配理論下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模式;(3)無邊界職業生涯的內涵及分類;(4)義務本位模式;(5)權力本位模式;(6)權力——社會模式。
2、領會:無邊界職業生涯的影響。
(三)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
1、識記:(1)喬哈里咨詢窗;(2)職業生涯機會評估的概念;(3)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4)外職業生涯目標與內職業生涯目標的概念;(5)職業目標組合的概念與方法;(6)職業生涯目標的實現策略。
2、領會:(1)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2)自我分析的內容;(3)自我分析的方法;(4)職業生涯規劃書的常見格式;(5)職業生涯規劃書撰寫的基本要求;(6)制定可行的職業規劃行動方案要注意的要點。
3、應用:(1)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環境因素分析;(2)選擇職業目標時應注意的問題;(3)職業生涯規劃書的基本內容。
第四章 個人職業生涯開發
一、考核知識點
(一)個人職業生涯開發概述
(二)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實施
(三)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通道選擇
二、考核要求
(一)個人職業生涯開發概述
1、識記:(1)職業生涯開發的概念;(2)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概念;(3)職業生涯診斷的概念;(4)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目標;
2、領會:(1)個人職業生涯診斷的內容;(2)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基本原則;(3)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意義。
(二)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實施
1、識記:(1)職業資本的概念;(2)社會資本的概念;(3)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策略的概念;(4)工作策略的觀念;(5)人際交往策略的概念;(6)工作家庭平衡的概念;(7)寶塔形知識結構和蜘蛛網形知識結構
2、領會:(1)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影響因素;(2)社會資本的特征;(3)女性在個人職業生涯開發時如何運用工作家庭平衡策略;(4)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主要方法。
3、應用:(1)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具體內容;(2)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策略
(三)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通道選擇
1、識記:個人職業生涯通道的概念。
2、領會:(1)個人在進行職業生涯發展通道選擇時應考慮的因素;(2)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通道的選擇。
第五章 個人職業生涯周期管理
一、考核知識點
(一)個人職業生涯周期
(二)個人職業生涯準備期管理
(三)個人職業生涯早期管理
(四)個人職業生涯中期管理
(五)個人職業生涯晚期管理
二、考核要求
(一)個人職業生涯周期
1、識記:(1)職業生涯周期的概念;(2)個人職業生涯周期的概念。
2、領會:(1)良好的職業生涯周期管理的意義;(2)職業生涯周期的劃分。
(二)個人職業生涯準備期管理
1、識記:個人職業生涯準備期的概念。
2、領會:職業生涯準備期的任務。
3、應用:職業生涯準備期的主要問題及管理策略。
(三)職業生涯早期管理
1、識記:(1)職業生涯早期的界定;(2)職業形象的概念。
2、領會:(1)職業生涯早期的個人特征;(2)職業生涯早期面臨的主要問題;(3)職業生涯早期個人所面臨的問題;(4)職業生涯早期組織所面臨的問題。
3、應用:職業生涯早期自我管理策略
(四)個人職業生涯中期管理
1、識記:(1)工作輪換的概念;(2)工作擴展的概念;(3)彈性工時的概念;(4)工作項目化的概念;(5)員工幫助計劃的概念;(6)職業選擇決策的概念。
2、領會:(1)環境變化對職業生涯中期管理帶來的挑戰;(2)職業生涯中期管理的主要方法;(3)職業生涯中期自我管理的策略。
(五)個人職業生涯晚期管理
1、領會:(1)職業生涯晚期個人職業的特征;(2)職業生涯晚期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原則;(3)成功的退休計劃的共通之處。
2、應用:(1)職業生涯晚期個體所面臨的問題和任務;(2)職業生涯晚期自我管理策略
第六章 組織職業生涯管理概述
一、考核知識點
(一)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內涵與特征
(二)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作用與原則
(三)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步驟與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內涵與特征
1、識記:(1)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概念;(2)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
2、領會:(1)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內涵;(2)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特征。
(二)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作用與原則
領會:(1)組織職業生涯管理對組織的作用;(2)組織職業生涯管理對員工的作用;(3)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原則。
(三)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步驟與方法
1、識記:(1)職業生涯目標的概念;(2)職業生涯計劃的概念;(3)組織職業生涯開發的概念;(4)職業生涯計劃表的內容;(5)崗位輪換的概念。
2、領會: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步驟;(2)組織職業生涯開發的主要內容;(3)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方法;(4)實施崗位輪換制應遵循的原則;(5)工作/家庭平衡計劃的內涵。
3、應用(1)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步驟與方法;(2)崗位輪換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的意義。(3)組織開展工作/家庭平衡計劃的主要措施。
第七章 組織職業生涯規劃
一、考核知識點
(一)組織職業生涯規劃概述
(二)組織職業生涯規劃實施
(三)職業生涯發展階梯
(四)繼任計劃、導師計劃與退休計劃管理
二、考核要求
(一)組織職業生涯規劃概述
1、識記:(1)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
2、領會:(1)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2)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的特征;(3)組織職業生涯規劃對員工的作用;(4)組織職業生涯規劃對組織的作用。
3、應用: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
(二)組織職業生涯規劃實施
1、識記:(1)組織職業生涯規劃機構;(2)職業生涯方案的概念;(3)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手冊;(4)職業生涯發展文件的概念;(5)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角色。
2、領會:(1)組織職業生涯規劃流程;(2)員工職業生涯指導書的內容。
3、應用:完整的組織職業生涯規劃方案的主要內容。
(三)職業生涯發展階梯
1、識記:(1)職業生涯發展階梯的概念。
2、領會:(1)職業生涯發展階梯的內涵;(2)職業生涯發展階梯的特點;(3)職業生涯階梯的主要模式。
3、應用:設置職業生涯階梯時應注意的問題。
(四)繼任計劃、導師計劃與退休計劃管理
1、識記:(1)繼任計劃的概念;(2)導師計劃的概念;(3)導師計劃的類型;(4)退休計劃的概念。
2、領會:(1)繼任計劃的目標;(2)繼任計劃的功能;(3)有效實施繼任計劃需考慮的問題;(4)組織在實施繼任計劃時需要注意的問題;(5)繼任計劃與管理實施中存在的問題;(6)退休計劃的落實。
3、應用:(1)導師計劃的功能;(2)導師計劃的特點;(3)導師計劃的雙重作用;(4)實施導師計劃的注意事項和應遵循的原則;
第八章 組織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
一、考核知識點
(一)組織職業生涯的階段管理
(二)工作——家庭平衡計劃管理
(三)工作壓力管理
(四)組織發展與職業生涯管理
二、考核要求
(一)組織職業生涯的階段管理
1、識記:(1)相互接納的概念。
2、領會:(1)相互接納的標志;(2)組織在員工職業生涯早期階段的管理措施;(3)職業生涯中期階段組織管理的原則;(4)職業生涯中期階段組織管理的基本方法;(4)對員工退休進行計劃和管理應做好的工作。
(二)工作——家庭平衡計劃管理
1、識記:(1)工作——家庭關系理論的演變;(2)溢出理論和補償理論;(3)工作——家庭邊界理論;(4)工作——家庭平衡計劃的概念。
2、領會:(1)職業生涯對家庭的影響;(2)家庭生活對職業生涯的影響;(3)工作——家庭沖突的形式。
3、應用:組織實施工作——家庭平衡計劃的具體策略。
(三)工作壓力管理
1、識記:(1)工作壓力的概念。
2、領會:(1)理解工作壓力的內涵;(2)壓力的來源與影響
3、應用:壓力的診斷的內容與組織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四)組織發展與職業生涯管理
1、識記:(1)組織發展的概念;(2)組織職業生涯開發系統的層次;(3)學習型組織的概念;(4)職業生涯學習的概念;
2、領會:(1)組織發展的內涵;(2)組織發展與職業生涯管理的關系;(3)學習型組織的特征;(4)學習型組織的組織職業生涯開發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3、應用:組織職業生涯開發的方法。
Ⅲ、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的有關說明
在大綱的考核中,提出了“識記”、“領會”、“應用”等三個能力層次,它們之間是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它們的含義是:
1、識記: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領會和理解本課程中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釋。
2、領會:要求應考者應該掌握的課程中的知識點。
3、應用: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
二、自學教材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職業生涯管理》,任正臣,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
三、自學方法的指導
1、在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知課程的基本要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能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關于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
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內容后,應認真領會教材中的關鍵詞,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題,這一過程可幫助應考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
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
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
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
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備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
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填空題、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及論述題等類型(見附錄)。
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
附錄:題型舉例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選出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
1.勞動者希望自己從事某項職業的態度傾向稱為( )
A.職業聲望 B.職業期望
C.職業地位 D.職業價值觀
參考答案:B
2.反映知識經濟時代的職業生涯規劃模式是( )
A.義務本位模式 B.權力本位模式
C.權力——義務模式 D.權力——社會模式
參考答案:D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五個備選答案中有2至5個是正確的,請選出正確答案,并將其代碼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個人職業生涯開發的基本原則有( )( )( )( )( )
A.利益整合原則 B.實事求是原則
C.時間性原則 D.發展創新性原則
E.全面評價與反饋原則
參考答案:ABCDE
2.組織職業生涯開發系統包括( )( )( )( )( )
A.人才的需求和預測系統 B.教育與培訓系統
C.配置與管理系統 D.考核與晉升系統
E.后勤與保障系統
參考答案:ABCD
三、填空題
1.“三三三”理論將人的職業生涯分為三個階段:輸入階段、輸出階段和_____________。(淡出階段)
2.工作——家庭沖突的形式有:時間沖突、情緒緊張沖突和_____________。(行為沖突)
3.職業生涯規劃大致可以分為職業生涯目標和_____________兩部分內容。(職業生涯計劃)
四、名詞解釋
1.職業選擇決策
參考答案:
職業選擇決策指的是個人運用習得的知識和經驗,對所獲得的信息加以分析和處理,完成職業選擇的過程。
2.職業生涯發展文件
參考答案:
職業生涯發展文件就是個人職業發展檔案。它是記錄員工職業發展歷程、職業現狀和職業未來計劃的一種極為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工具。
五、簡答題
1.簡述個人管理職業生涯的作用。
參考答案:
(1)能夠讓員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及所處的環境,為開發其潛力奠定基礎。
(2)能夠提升員工的技能水平和綜合能力,增加員工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力。
(3)可以提高員工生活質量,滿足其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2.簡述組織職業生涯管理對組織的作用。
參考答案:
(1)有利于實現員工與組織的同步發展,是企業長盛不衰的組織保證。
(2)有利于優化組織人力資源配置結構,提高組織人力資源的配置效率。
(3)有利于提高員工滿意度,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組織目標。
六、論述題
試述組織壓力的診斷的內容與組織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一)壓力診斷
診斷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對組織環境的評估。這種評估是為了澄清組織環境對壓力影響的程度,進而消除環境施壓因素。
2.對員工壓力減緩因素的評估。這種評估是針對員工個人而言的,通過和員工溝通交流,判明除組織環境之外的誘發個人壓力的因素。員工現在的心理壓力是個人的A類性格所致還是缺乏應對機制和社會支持造成的呢?組織只有弄清楚具體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3.員工緊張程度評估。組織提供“健康”體檢對員工的心率和血壓、心力交瘁感作出診斷,評估員工身體、心理的緊張程度。
(二)組織采取的應對措施
1.改變造成壓力的環境。包括:(1)重新設計更符合員工能力和興趣的工作。(2)通過目標設定,明確員工期望,防止員工目標過高或過低。(3)定期提供建設性的績效反饋。(4)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5)彈性工作安排。(6)采取措施消除工作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沖突。
2.幫助員工改變他們對環境的看法,采取相應的措施教會員工更有效地適應緊張的環境。包括:(1)對員工提供咨詢服務。(2)實施改進A類行為的計劃。(3)建立為員工服務的社會支持小組。他人的支持有助于幫助員工把壓力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使員工不會對產生壓力的環境作出過于消極的反應。
3.幫助員工解決他們的緊張癥狀。包括:(1)提供心理咨詢和醫療服務。(2)實行全面的“健康”計劃,為組織員工提供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減輕心理焦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重慶自考網還為各位考生提供【重慶自考自考題庫】【重慶自考自考真題下載】【自考題庫app下載】三大刷題工具,有需要的考生也可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