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復習需要重視考試大綱,考試命題是圍繞大綱來的,所以復習一定要緊扣考試大綱,再結合考試大綱來弄懂重點、難點、疑點。因為考試大綱一般都是含有命題來指導思想工作、考試范圍、命題要求等重要信息。為了輔助各位考生學習,重慶自考網自考頻道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自考27850畜牧場環境與經營管理復習資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自考27850畜牧場環境與經營管理復習資料
一、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
(一) 課程性質與特點
畜牧場環境與經營管理課程是研究畜牧場環境管理,以及畜牧業部門和畜牧業企業中的生產及與此相聯系的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的一門課程,主要研究自然的和人為的環境因素與變化對家畜健康和生產性能影響的規律,研究畜牧業生產關系發展運動和畜牧業中生產力諸要素的合理組織與開發利用的經濟規律及其應用。
環境與畜牧業經濟管理學一方面在研究環境因素對家畜影響及控制、環境營養、牧場建設和畜產公害的治理,提出利用、保護和改善環境衛生的要求和措施的理論根據和方法原則;另一方面根據農業經濟學所闡明的各種經濟規律為基礎,研究這些經濟規律在畜牧業部門和企業中的表現形式,并且還研究畜牧業生產力諸要素的合理組織和開發利用中經濟管理方面的原理與方法,探求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的規律性。
(二)課程教學目的與任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環境的有關概念,讓學生了解環境因素在提高家畜生產力,防止疾病方面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環境管理在家畜飼養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并掌握牧場設置、環境控制與環境監測的措施和基本技能,以達到保護和增進家畜健康,預防疾病和提高生產力及經濟效益的目的。除此之外,還要讓學生了解畜牧業經濟管理學在畜牧業中的具體表現形式和管理學原理在畜牧業中的具體應用,各種經濟規律的表現形式,經濟管理職能的具體運用和作用發揮,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畜牧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以達到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三)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溫熱環境、空氣環境等環境因素對家畜生理、健康和生產性能的作用和影響的基本規律,家畜體溫分布、恒定、變化等體溫調節特性,家畜環境應激、生物節律和生理等穩衡性調解反應的機理,水文和土壤等因素對畜牧場環境的影響,畜舍溫度、空氣質量、供暖和排水等畜舍環境改善和調節技術的原理與工藝,合理規劃畜牧場,污染控制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技術規程;掌握畜牧業經濟形式和經營形式,畜牧業產業結構與布局,畜牧業經營預測與決策,畜牧業中的生產要素,畜牧場的生產組織與管理,畜牧業的經濟核算,畜牧業生產經濟效果評價,畜牧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能較好地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畜牧業經濟管理實踐。
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緒論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述了畜牧業的基本概念,回顧了我國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史,介紹了家畜環境衛生和畜牧業經濟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闡述了學習環境衛生學與畜牧業經濟管理的目的和意義,環境衛生學與畜牧業經濟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二)學習要求
了解環境衛生學的研究對象與目的以及畜牧業的產生和發展概況;理解畜牧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地位和作用;了解畜牧業生產的特點;了解環境衛生學與畜牧業經濟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2、領會畜牧業經濟管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
第二章 家畜環境的基本概念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述了家畜、環境因素、環境應激、家畜對環境的適應等基本概念,介紹了環境因素的分類、應激機理及其對家畜的影響。
(二)學習要求
了解家畜環境的概念、家畜環境因素的分類、以及家畜環境質量的評價類型和內容,理解環境質量指數和污染源的評價方法;理解環境應激的概念與影響,了解環境應激的調節和防治;理解氣候適應的概念,了解氣候適應的過程和機理。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環境質量指數。
2、熟練掌握環境應激的概念與影響。
3、掌握氣候服習、氣候馴化、適應的概念。
第三章 溫熱環境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家畜體熱的來源與散熱途徑,闡述了氣溫、氣濕和氣流對家畜的各種影響及溫熱因素各項指標的意義,為家畜生產環境的控制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學習要求
了解溫熱環境的概念;理解體溫、皮溫和平均體溫,體熱的來源、體熱的散發,畜體熱平衡的概念及調節;理解空氣溫度的相關概念、畜舍中的氣溫;理解等熱區與臨界溫度,溫度應激時的熱調節,氣溫對家畜生產性能的影響;理解空氣濕度的概念以及氣濕對家畜的影響;理解氣流及其對家畜的影響;理解溫熱的綜合評定。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溫熱環境的概念。
2、熟練掌握體熱的來源和散發,掌握熱平衡的概念。
3、熟練掌握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等空氣溫度的概念。
4、熟練掌握等熱區、舒適區、臨界溫度。
5、掌握溫度應激時的熱調節,熟練掌握氣溫對家畜生產性能的影響。
6、掌握空氣濕度的概念,熟練掌握氣濕對畜體熱調節、家畜生產性能和健康的影響。
7、掌握風向的表示方法,氣流對家畜的影響,以及溫濕指數、等溫指數、有效溫度和風冷指數的概念。
第四章 空氣環境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述了大氣中的有害氣體、畜舍內的有害氣體以及空氣中微粒和微生物的來源、種類及各種有害物質對家畜健康和生產力的影響,介紹了減少這些有害物質對家畜危害的基本措施。
(二)學習要求
了解大氣的基本組成、大氣中的污染物,理解大氣中有害氣體對家畜的影響;理解畜舍中的有害氣體的來源、種類,理解畜舍有害氣體對家畜的影響;理解空氣中微粒的性質、來源及其對家畜健康的影響,了解減少畜舍內微粒的措施;了解空氣中微生物的來源、傳播方式以及減少畜舍內微生物的措施。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對家畜的影響。
2、熟練掌握有害氣體氨、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惡臭物質對家畜的影響。
3、掌握空氣中微粒和微生物的性質、來源及其對家畜健康的影響。
第五章 水、土壤和噪音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述了水環境的重要性及其衛生學特性,以利于合理利用和管理;介紹了土壤的特性;介紹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二)學習要求
理解水源的種類、衛生學特性,水的人工凈化與消毒;理解土壤的特性;理解噪音的基本概念,了解噪音對家畜的影響,畜牧場噪音的來源及防治。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水源的種類,熟練掌握水的物理學性狀、化學性狀、毒理學性狀和微生物學性狀。
2、掌握水的人工凈化與消毒。
3、掌握土壤的物理性狀、化學性狀和生物學特性。
4、領會噪音的概念,掌握畜牧場噪音的來源。
第六章 畜牧場規劃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畜牧場場址選擇、工藝設計和平面規劃布局,并列舉了雞、豬、乳牛的生產工藝范例,介紹了防疫設施、排水和供點規劃。
(二)學習要求
了解畜牧場場址的基本要求,理解畜牧場場址選擇過程中的主要因素;了解畜牧場生產工藝設計的基本原則、內容和方法;了解畜牧場工程工藝設計;了解畜牧場總平面規劃的原則,理解畜牧場的功能分區及其規劃、畜舍布置形式、畜舍朝向和間距;了解畜牧場的防護設施、道路工程、給排水工程、采暖工程等基礎設施工程規劃。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畜牧場場址選擇的自然因素。
2、領會畜牧場總平面規劃。
3、領會畜牧場基礎設施工程規劃內容。
第七章 畜牧生產中的污染控制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述了畜產公害的起因、污染和自凈,以及環境污染對家畜的危害,闡述了飼料、空氣和飲水的污染與控制,介紹了畜產廢棄物的處理與利用。
(二)學習要求
理解畜產公害的概念、起因,環境污染對家畜的危害;了解飼料污染的概念,生物性污染與化學性污染及其控制;理解畜牧場空氣污染的控制;了解飲水的污染與控制;了解畜產廢棄物的特性,理解糞便無公害處理和利用方法,尿液與污水的無公害化處理與利用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畜產公害的概念,領會畜產公害的起因。
2、掌握環境污染對家畜的危害。
3、掌握畜牧場空氣污染的控制方法。
4、熟練掌握糞便無公害處理和利用方法。
5、掌握尿液與污水的無公害化處理與利用方法。
第八章 畜牧業經濟形式和經營形式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我國畜牧業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概況,以及我國畜牧業的經營形式。
(二)學習要求
理解我國畜牧業經濟體制的內容;理解我國畜牧業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必然性,了解我國畜牧業中的主要形成;理解雙層經營體制的概念和特點;理解我國畜牧業中的經營形式。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我國畜牧業經濟體制的內容,以及我國畜牧業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必然性。
2、掌握我國畜牧業中的主要經營形式。
3、掌握雙層經營體制的特點。
4、熟練掌握現代農牧民家庭經營的主要特征,合作經濟組織的含義以及我國合作經濟組織運行的特征;掌握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類型。
5、熟練掌握公司制的含義,掌握公司制的作用和有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
第九章 畜牧業產業結構與布局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述了產業結構和畜牧業產業結構的概念,分析了影響畜牧業生產結構的因素,提出了畜牧業生產結構優化的原則和結構調整的目標;闡述了畜牧業合理布局的意義、依據和原則。
(二)學習要求
了解產業結構的概念,影響畜牧業生產結構的因素;掌握畜牧業產業結構優化的原則和目標;了解我國畜牧業產業結構的演變;理解建立合理的畜牧業產業結構的所開展的具體工作;掌握畜牧業合理布局的依據及所遵循的主要原則;了解我國畜牧業布局概況,我國畜牧業布局的調整方向。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產業結構的概念,掌握畜牧業產業結構優化的原則和目標。
2、掌握建立合理的畜牧業產業結構的措施。
3、掌握畜牧業合理布局的依據及其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第十章 畜牧業經營預測與決策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述了畜牧業經營預測與經營決策的基本概念、內容、種類、程序和方法。
(二)學習要求
理解經營預測的概念,了解經營預測的內容,理解經營預測的程序;領會定性預測方法;理解定量預測方法;理解決策的含義、分類和內容,理解決策制定的過程;了解影響決策的因素;理解定性決策方法和定量決策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經營預測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2、熟練掌握經營預測應遵循的程序。
3、掌握定性預測方法和定量預測方法。
4、掌握決策的含義,經營決策的分類及決策制定過程。
5、熟練掌握定性決策方法、確定型決策、不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
第十一章 畜牧業中的生產要素
(一)課程內容
本章闡述了畜牧業勞動力、勞動生產率、資本等畜牧業生產要素,介紹了畜牧業科技進步。
(二)學習要求
了解畜牧業勞動力的概念、特點及其在畜牧業生產中的地位;了解我國畜牧業勞動力資源的狀況,理解提高畜牧業勞動力利用率的途徑;掌握畜牧業勞動生產率的概念,了解提高畜牧業勞動率的意義和途徑;理解畜牧業資本的概念、分類、作用、運動規律和特點;理解畜牧業資本的來源及畜牧業資本投放的原則和方法;了解畜牧業科技進步的含義、作用,領會畜牧業技術的經濟類型和技術結構選擇;理解畜牧業科技進步的實現。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提高畜牧業勞動力利用率的途徑。
2、熟練掌握勞動率的概念。
3、掌握畜牧業資本的概念和運動特點。
4、掌握畜牧業資本的來源及畜牧業資本投放的原則。
5、領會實現畜牧業科技進步需要開展的工作。
第十二章 畜牧場的生產組織與管理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畜牧場的選址、規劃與建筑物布局、畜群的組成與周轉、飼養管理方式。根據我國畜牧業規模養殖現狀,著重介紹了奶牛場的管理,養豬場的生產組織與定額管理,養雞場的經營管理。
(二)學習要求
理解畜牧場場址的選擇與布局,了解畜群組成、周轉和飼養管理方式;了解奶牛場的管理、豬場和雞場的經營管理。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畜牧場場址的選擇與布局。
第十三章 畜牧業的經濟核算
(一)課程內容
本章從畜牧業的經濟核算概念出發,介紹了畜牧業經濟核算的意義與內容,闡述了畜牧企業的固定資產核算,流動資產核算,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核算,總成本費用核算,營業收入核算和利潤核算等;介紹了畜牧業家庭經營的核算。
(二)學習要求
理解經濟核算概念,以及畜牧業經濟核算的意義和基本內容;掌握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概念和核算;理解成本費用的組成、計算方法及降低成本的途徑;掌握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和利潤的概念及核算。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經濟核算概念,畜牧業的經濟核算意義。
2、掌握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概念和核算。
3、熟練掌握成本費用所的組成,降低畜產品成本的主要途徑。
4、掌握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和利潤的概念。
第十四章 畜牧業生產經濟效果評價
(一)課程內容
本章通過對畜牧業經濟效果概念和方法的闡述,將數學中的邊際分析、技術經濟學的投入產出關系、經濟學中的盈虧平衡分析引入到經濟分析中,從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角度來評價畜牧業生產的經濟效果,對促進我國畜牧業的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學習要求
理解經濟效果的概念和性質,絕對經濟效益和相對經濟效益的概念;掌握畜牧業生產經濟效果的特點及評價原則;理解畜牧業技術經濟效果評價的主要指標;掌握畜牧業生產經濟效果的比較分析法和綜合評分法;了解畜牧業生產資源與畜產品的關系;理解畜牧業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了解經營規模的含義,理解經營規模的確定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經濟效果的概念及其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2、掌握畜牧業生產經濟效果的評價原則及畜牧業技術經濟效果評價的主要指標。
3、熟練掌握比較分析法和綜合評分法的概念,綜合評分法的具體步驟。
4、掌握畜牧業生產資源替代遵循的原則。
5、領會最佳經營規模的確定方法。
第十五章 畜牧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
(一)課程內容
本章介紹了畜牧業現代化的概念和必然性,介紹了國外畜牧業現代化的類型,闡述了實現我國畜牧業現代化的主要措施。在介紹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特征的基礎上,系統闡明了我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實踐和具體措施。
(二)學習要求
了解畜牧業現代化的概念、必然性,了解國外畜牧業現代化的類型,以及實現我國畜牧業現代化的主要措施;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特征,理解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征及意義;理解我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理解我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特征。
2、領會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3、熟練掌握畜牧業產業化的作用、經營模式以及實施畜牧業產業化需要注意的問題。
4、領會我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
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熟練掌握”等三個能力層次的要求,它們的含義是:
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領會和理解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
2、掌握: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知識點,正確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的原理、方法和步驟等。
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
(二)自學教材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
《家畜環境衛生學》(第三版),李如治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
《畜牧業經濟管理》,方天堃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三)自學方法的指導
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難度大,應考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
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
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節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自學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
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五)關于命題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的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
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
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
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類型(見附錄題型示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重慶自考網還為各位考生提供【重慶自考自考題庫】【重慶自考自考真題下載】【自考題庫app下載】三大刷題工具,有需要的考生也可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