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復習需要重視考試大綱,考試命題是圍繞大綱來的,所以復習一定要緊扣考試大綱,再結合考試大綱來弄懂重點、難點、疑點。因為考試大綱一般都是含有命題來指導思想工作、考試范圍、命題要求等重要信息。為了輔助各位考生學習,重慶自考網自考頻道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自考28727水污染控制工程復習資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自考28727水污染控制工程復習資料
Ⅰ 課程性質與課程目標
一、課程性質和特點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環境工程專業最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其主要任務在于全面系統地介紹有關各種水污染控制技術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掌握不同水污染控制單元的工作原理、設計思路、設計過程和計算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從工程實際的觀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將能為將來從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設計、運行、管理和科學研究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目標
就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對應考者提出的總的要求,并根據學科特點做出必要的解釋。
課程設置的目標是鼓勵考生:
1. 樹立保護水環境和治理水污染的意識,從我做起,立足本職和專業,為我國水環境質量的保護和改善,做出應有的貢獻。
2. 理解水污染控制技術的基本理論,掌握不同水污染控制單元的工作原理、設計思路、設計過程和計算方法。
3. 學習利用水污染控制技術的基本理論,分析工程中各類現象出現的原因,找出工程實際中各項問題解決的有效方案。
4. 掌握水污染控制中工藝流程的選擇、設計的基本過程,能夠根據不同進出水水質條件和目標要求,結合地區情況,選用適宜的水污染控制組合技術,形成合理的水處理工藝,選擇適當的工程設備,完成整個水處理工程設計。
三、與相關課程的聯系與區別
本課程的前修課程是環境微生物學和環境化學。這兩門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中不同污染控制技術的基本原理,掌握污染控制單元的工作過程,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課程配套了水處理試驗技術這一實踐與應用課程。
四、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程的重點主要包括原水中的雜質、污染指標與水質標準,水污染控制技術的基本原理,不同水污染控制單元的工作過程和設計方法,難點在于如何利用水污染控制技術的基本理論,針對不同的水污染控制要求,分析工程中各類現象出現的原因,找出工程實際中各項問題解決的有效方案。各章節重點和難點細述如下:
1 給水處理概論
重點:給水系統的組成;設計用水量的組成;居民生活用水量;原水中的雜質;各天然水源的水質特點;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的常規處理工藝;給水處理方法概述;反應器理論。
2 混凝
重點:水中膠體穩定性;膠體的雙電層結構;混凝機理;混凝動力學;混凝控制指標(G、GT值);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絮凝池的設計計算。
3 沉淀和澄清
重點:沉淀的分類和概念;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設;理想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率的計算;理想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原理;影響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斜板(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澄清池工作原理和分類。
4. 過濾
重點:過濾機理;濾層內雜質分布規律;過濾水頭損失,濾層負水頭;濾料層、承托層作用和要求;濾池反沖洗的方法;大小阻力配水系統及各種濾池工作原理。
5. 消毒
重點:氯消毒的原理與過程;折點加氯;氯消毒的副產物;其他消毒方式的原理及特點(二氧化氯、氯氨、臭氧)。
6. 水的其它處理方法
重點:水的除鐵、除錳、除氟原理與方法;活性炭吸附;生物活性炭工藝。
7. 水廠設計
重點:水廠設計的幾個階段及各階段的工作內容;水廠工藝流程、構筑物型式的選擇和方案比較;水廠的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8. 水的軟化
重點:硬度的概念和分類;石灰軟化、石灰-蘇打軟化的原理和特點;離子交換的基本原理;離子交換軟化方法。
9. 水的除鹽與咸水淡化
重點:水的純度概念;離子交換除鹽的基本過程;膜分離法的原理和過程(電滲析、反滲透、超濾)。
10. 污水的性質與污染指標
重點:污水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及主要污染指標的含義、意義;生物脫氮、除磷的一般指標。
11. 水體污染與自凈
重點:水體的富營養化;水體自凈的基本規律;水環境容量;污水處理基本方法與處理程度分級。
12. 污水的物理處理
重點:污水物理處理法與設備;沉淀理論。
13. 活性污泥處理工藝的基本原理
重點:活性污泥工藝系統基本工藝流程;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污泥凈化反應過程;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基礎;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新工藝(氧化溝、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氧傳質理論;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活性污泥系統運行的異常與控制。
14. 活性污泥處理工藝的工藝系統
重點:活性污泥傳統工藝系統的原理與特點;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原理與特點(SBR及其衍生工藝);其他活性污泥處理工藝系統的原理與特點(氧化溝、A-B工藝、MBR工藝、BIOLAK工藝)。
15. 污水的生物脫氮除磷處理工藝
重點:污水生物脫氮的原理;生物脫氮工藝;污水生物除磷的原理;生物除磷工藝;污水的同步脫氮除磷處理工藝;污水的生物除磷輔以化學沉淀除磷技術。
16. 污水的生物膜處理法
重點:生物膜的特性及凈化機理;各種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生物接觸氧化)的構造特點和設計方法。
17. 污水的自然生物處理
重點:穩定塘的凈化機理與過程,穩定塘的分類及特點;污水土地處理的基本原理和單元方法(人工濕地、土地滲濾);曝氣塘設計計算。
16. 污水的消毒與深度處理工藝
重點:污水廠消毒標準;常用污水消毒技術;污水深度處理工藝。
17.污泥的處理
重點:污泥的分類、性質;污泥的厭氧消化機理;污泥的濃縮、脫水理論、預處理方法和脫水機械性能;
18.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
重點:工藝流程選擇和方案比較的方法,污水廠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19. 工業廢水處理概論
重點:工業廢水處理方法概述。
Ⅱ 考核目標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按照識記、領會、應用三個層次規定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三個能力層次是遞升的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各能力層次的含義是:
識記(Ⅰ):要求考生能夠識別和記憶本課程中水質標準、污染指標、水污染控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水污染控制中主要控制技術對污染物的去除規律,水污染控制單元過程的主要設計計算方法及過程的相關內容,包括定義、定理、表達式、公式、原理、重要結論、方法及特征、特點等,并能夠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確的表述、選擇和判斷。
領會(Ⅱ):要求考生能夠領悟和理解本課程中有關水處理單元過程的概念,不同污染控制單元的基本原理,不同水污染控制單元對各類污染物的去除過程和規律,能夠鑒別關于概念和規律的似是而非的說法;理解相關知識點的區別和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對水污染控制過程中的現象進行分析、推理和論證,做出正確的判斷、解釋和說明。
應用(Ⅲ):要求考生能夠根據已知的知識和條件,對水污染控制單元中出現的物理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得出正確的結論或做出正確的判斷,并能把推理過程正確地表達出來;能夠面對具體、真實的水環境狀況,分析水污染控制的關鍵問題,結合不同控制單元的基本原理、特點和適用范圍,針對原水水質和目標水質要求,探究解決水污染問題的組合工藝和方法,并對處理單元和工藝進行設計和計算。
Ⅲ 課程內容與考核要求
給水工程
第1章 給水系統總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給水系統的分類、組成和布置。
二、課程內容
掌握給水系統的分類、組成和布置。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給水系統的分類、組成和布置方式。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給水系統的分類、組成和布置方式。
第2章 設計用水量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設計用水量的組成、變化規律和計算方法。
二、課程內容
熟悉用水量定額,了解用水量變化,學習用水量的計算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設計用水量的組成;用水量定額的概念。
領會:日變化系數和時變化系數的概念及特點。
應用:城市設計日用水量的計算。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日變化系數和時變化系數的概念及特點;城市設計最高日最高時、最高日平均時用水量的計算。
第3章 給水系統的工作情況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給水系統的流量關系、水塔和清水池的容積計算方法、給水系統的水壓關系。
二、課程內容
掌握給水系統的流量關系,了解調節構筑物容積的設計計算,掌握給水系統中水泵揚程和水塔高度的確定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城市給水管網的最小服務水頭。
領會:給水系統中各構筑物的設計水量;清水池調節容積的確定。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給水系統中各構筑物的設計水量;清水池調節容積的確定。
第4章 管網和輸水管渠布置(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5章 管段流量、管徑和水頭損失(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6章 管網水力計算(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7章 管網技術經濟計算 (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8章 分區給水系統 (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9章 水管、管網附件和附屬構筑物(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10章 管網的技術管理(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11章 取水工程概述(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12章 地下水取水構筑物 (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13章 地表水取水構筑物(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14章 給水處理概述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水源水質、水質標準和給水處理的常用方法;介紹反應器理論及應用。
二、課程內容
掌握水源水質及雜質分類,熟悉水質標準的分類及相關要求,了解給水處理的常用方法;了解反應器理論及在水處理領域的應用。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原水中的雜質分類(按尺寸大小:懸浮物、膠體、溶解物);天然水源的水質特點;水質標準的概念;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的主要指標類別和關鍵性指標值(如微生物學指標、濁度指標、高錳酸鹽指標、氨氮指標、消毒劑指標);生活飲用水的常規處理工藝;給水處理方法概述(除臭、除味、除鐵、除錳、除氟、軟化、淡化、除鹽的有效方法);生活飲用水的預處理和深度處理方法及基本作用原理;質量傳遞的三種機理(主流傳遞、分子擴散傳遞、紊流擴散傳遞)。
領會: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指標類別及主要指標值選擇劃分的依據;反應器理論中的物料衡算方程。
應用:理想反應器模型(CMB型、CSTR型、PF型),利用理想反應器模型,計算反應器的有效容積和停留時間,分析出口處的濃度。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指標類別;凈水的常規工藝和常用處理流程;
難點:理想反應器模型(CMB型、CSTR型、PF型)。
第15章 混凝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混凝機理和混凝動力學;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混凝劑和助凝劑及其配制投加,混合和絮凝設備;
二、課程內容
掌握混凝機理和混凝動力學;了解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熟悉混凝劑和助凝劑及其配制投加,了解混合和絮凝設備;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混凝工藝要求和設備;混凝劑和助凝劑及其配制投加;混合和絮凝設備的主要類型和特點。
領會:膠體的穩定性;膠體的雙電層結構;混凝的機理;同向絮凝和異向絮凝;絮凝控制指標的推導和核算。
應用:基于雙電層結構,利用DLVO理論解釋膠體的穩定性;應用混凝機理,解釋混凝劑投加過程中,沉淀出水濁度變化規律和原因;應用混凝動力學,計算混凝控制指標,設計絮凝池。
四、本章重點、難點
難點:膠體的雙電層結構;混凝的機理;混凝動力學。
第16章 沉淀和澄清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懸浮顆粒在靜水中的沉淀 、平流式沉淀池、斜管斜板沉淀池和澄清池的工作原理、過程及設計。
二、課程內容
掌握懸浮顆粒在靜水中的沉淀,掌握平流式沉淀池的斜管斜板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熟悉平流式沉淀池去除率的分析;了解澄清池的工作原理。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沉淀的分類;自由沉淀、擁擠沉淀、絮凝沉淀的概念;懸浮顆粒在靜水中自由沉淀的規律;平流式沉淀池的構造;澄清池的分類與工作原理與特點。
領會:理想沉淀池的假設;非凝聚性顆粒在理想沉淀池中的沉淀過程分析;影響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水力條件、凝聚作用);斜管斜板沉淀池的特點。
應用:平流式沉淀池的設計計算與校核。
四、本章重點、難點
難點:非凝聚性顆粒在理想沉淀池中的沉淀過程分析;影響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斜管斜板沉淀池的特點;平流式沉淀池的設計計算。
第17章 過濾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過濾的概念和理論;介紹濾料層和承托層;介紹過濾的過程和濾池的反沖洗;介紹普通快濾池、V型濾池等各類濾池的特點和工作過程及設計。
二、課程內容
了解過濾的概念和原理,了解濾料層和承托層的要求及作用,掌握濾池的過濾和反沖洗過程及要求,熟悉普通快濾池、V型濾池等各類濾池的特點和工作過程及設計。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過濾的概念;過濾的機理;等速過濾、變速過濾的概念;濾層負水頭的概念;濾料的要求與主要參數;均質濾料的概念;濾料層與承托層的作用;快濾池反沖洗的方式及主要參數;反沖洗水的供給方式;強制濾速的概念,其他型式濾池的特點(采用何種濾料,何種配水系統)。
領會:濾層內雜質分布規律;單層、雙層、三層濾料及均質濾料在雜質分布上的差別;濾層負水頭的危害與防治;配水系統的分類與基本原理(大、小阻力配水系統);V型濾池的特點。
應用:普通快濾池的設計計算及校核(強制濾速)。
四、本章重點、難點
難點:濾層內雜質分布規律;濾層負水頭的危害與防治;配水系統的分類與基本原理;普通快濾池的設計計算。
第18章 消毒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氯消毒和臭氧、二氧化氯、氯胺等消毒方式。
二、課程內容
了解氯消毒和臭氧、二氧化氯、氯胺等消毒方式的基本原理,了解氯消毒的危害,熟悉各類消毒方式的特點與適用條件。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消毒的概念;消毒的方法與要求;二氧化氯消毒的原理與制備方法;氯消毒的副產物;氯胺消毒的原理;臭氧化的概念;臭氧消毒的原理與制備,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自由性氯、化合性氯的含義。
領會:氯消毒的原理;加氯曲線的分析與解讀;折點加氯的含義與適用條件。
四、本章重點、難點
難點:氯消毒的原理;加氯曲線的分析與解讀;氯消毒的副產物及其解決方式。
第19章 水的其他處理方法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地下水除鐵除錳、活性炭吸附、水的除氟。
二、課程內容
了解除鐵除錳除氟的原理與方法,了解活性炭吸附。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除鐵除錳除氟的原理與方法;活性炭的制備、分類和吸附性能;生物活性炭工藝;吸附容量的概念。
領會:活性炭的靜態吸附性能試驗(吸附等溫式)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試驗。
第20章 水廠設計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水廠設計步驟、要求和設計原則,水廠廠址選擇,工藝流程和處理構筑物選擇,平面與高程布置。
二、課程內容
了解水廠設計的步驟,掌握水廠工藝流程和處理構筑物選擇,學會如何進行水廠平面與高程布置,進行水廠的設計。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水廠設計的步驟與階段;水廠平面與高程布置的原則。
領會:水廠工藝流程和處理構筑物選擇;
應用:能夠根據工程的要求進行水廠的設計。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水廠工藝流程和處理構筑物選擇。
第21章 水的軟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軟化的目的與方法,介紹水的藥劑軟化法和離子交換軟化法。
二、課程內容
了解軟化的目的與方法,熟悉水的藥劑軟化法和離子交換軟化法的原理。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硬度的含義與分類;軟化的目的與方法;水的藥劑軟化法原理和應用(石灰、石灰-蘇打軟化法);離子交換樹脂的基本性能(交換容量);離子交換軟化方法;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離子交換軟化法的原理
第22章 水的除鹽與咸水淡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除鹽與淡化的概念與常用方法,介紹離子交換除鹽方法與系統;介紹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等膜技術。
二、課程內容
了解淡化與除鹽的概念與方法,熟悉離子交換除鹽方法與系統;了解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等膜技術在淡化與除鹽中的應用。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除鹽與淡化的概念與常用方法;離子交換除鹽方法;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等膜技術的原理。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離子交換除鹽方法的原理;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等膜技術的原理。
第23章 水的冷卻(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24章 循環冷卻水水質處理(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排水工程
第1章 污水的性質與污染指標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污水的概念與分類,介紹污水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及指標。
二、課程內容
了解污水的概念與分類,熟悉污水的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及主要污染指標。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污水的分類;水的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及主要污染指標。總固體含量、懸浮固體、揮發性懸浮固體含義;總氮、凱氏氮含義;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需氧量、總有機碳;生物脫氮、生物除磷的指標要求。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水的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及主要污染指標。
第2章 水體污染與自凈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水體污染及其危害、水體自凈的基本規律,介紹污水處理基本方法與系統。
二、課程內容
了解水體污染及其危害,掌握水體自凈的基本規律,熟悉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與系統。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水體污染的的概念;水體污染的原因、分類與危害;水體富營養化的判斷;水體自凈、自凈容量的概念;水環境容量的概念;水環境標準的分類;污水處理基本方法及分類;污泥處理的方法與分類。
領會:水體自凈的過程與機理。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水體自凈的過程與機理。
第3章 污水的物理處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格柵、沉砂池、沉淀池等污水物理處理單元。
二、課程內容
了解格柵、沉砂池、沉淀池等污水物理處理單元的工作原理。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污水物理處理方法的去除對象與方法分類;格柵的分類;沉淀的類型;沉砂池的功能與類型;沉淀池的類型及污水中對SS的去除率。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格柵、沉砂池、沉淀池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第4章 污水活性污泥處理工藝的基本原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介紹活性污泥凈化反應影響因素與主要設計運行參數;介紹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介紹氧傳質理論與空氣擴散裝置;介紹曝氣池及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工藝設計;介紹曝氣池的分類與工作過程。
二、課程內容
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熟悉活性污泥凈化反應影響因素與主要設計運行參數;理解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掌握曝氣的理論基礎,熟悉曝氣系統與空氣擴散裝置;熟悉曝氣池的工藝設計。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活性污泥的概念;活性污泥的組成(Ma、Me、Mi、Mii);活性污泥微生物的類型,微生物的增殖模式曲線(適應期、對數增殖期、減速增殖期、內源代謝期);活性污泥凈化反應的過程(初期吸附去除,后期代謝反應);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反應的影響因素(營養物平衡、DO、pH、水溫、有毒有害物質);影響氧轉移的主要因素(污水水質、水溫、氧分壓);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維護管理;運行中的異常情況及解決方案(污泥膨脹、污泥解體、污泥腐化、污泥上浮)。
領會:活性污泥增長曲線及其與有機污染物降解、氧利用速度的關系;活性污泥絮體的形成機制;活性污泥凈化反應過程(不同階段的作用和反應);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主要控制指標與設計運行參數(MLSS、MLVSS、f、SV、SVI、污泥齡、BOD污泥負荷、BOD容積負荷);氧傳質的基本原理(Fick定律、雙膜理論);
應用: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Monod方程、勞倫斯-麥卡蒂方程式)進行活性污泥系統的設計;氧轉移速率與供氣量的計算;曝氣池容積計算;曝氣系統的設計計算;污泥回流量的計算。
四、本章重點、難點
難點:活性污泥增長曲線及其與有機污染物降解、氧利用速度的關系;活性污泥凈化反應過程;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Monod方程、勞倫斯-麥卡蒂方程式);氧轉移原理;曝氣池容積計算;曝氣系統的設計計算;污泥回流量的計算。
第5章 污水活性污泥處理工藝的工藝系統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歷史和發展;介紹各類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工作原理、特點及應用效果。
二、課程內容
掌握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系統、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系統、新型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工作原理、特點及應用效果。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普通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特點及存在問題;階段曝氣活性污泥工藝的特點;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特點及存在問題;延時曝氣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特點及存在問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特點及存在問題;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系統衍生工藝的工作過程與特點;BIOLAK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特點及存在問題;
領會: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特點及存在問題;氧化溝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特點及存在問題;A-B工藝活性污泥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特點及存在問題;MBR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特點及存在問題。
四、本章重點、難點
難點:活性污泥增長曲線及其與有機污染物降解、氧利用速度的關系;活性污泥凈化反應過程;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Monod方程、勞倫斯-麥卡蒂方程式);氧轉移原理;曝氣池容積計算;曝氣系統的設計計算;污泥回流量計算。
第6章 污水的生物脫氮除磷處理工藝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污水生物脫氮、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介紹各類污水生物脫氮、生物除磷、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介紹化學除磷的原理、影響因素、投加方案。
二、課程內容
掌握污水生物脫氮、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領會各類污水生物脫氮、生物除磷、同步脫氮除磷的工藝系統的工作過程;了解化學除磷的原理、影響因素、投加方案。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了解新型脫氮、除磷、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的基本工作過程;脫氮、除磷的影響因素;化學沉淀除磷的原理與影響因素。
領會:污水生物脫氮、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應用:應用污水生物脫氮、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解釋A2/O工藝、氧化溝工藝對污水中氮磷的去除過程。
四、本章重點、難點
難點:污水生物脫氮、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新型工藝單元中的作用過程解讀。
第7章 污水的生物膜處理法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生物膜的構造、生物膜處理法的特征;介紹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和生物流化床等生物膜處理工藝。
二、課程內容
掌握生物膜的構造、生物膜處理法的特征;熟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和生物流化床等生物膜處理工藝的工作過程、特點與適用。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生物濾池的分類、構造和特點;生物轉盤的凈化原理、特征與設備組成;生物接觸氧化的原理、特征與常用工藝流程;生物接觸氧化的填料類型;提高污水生物處理設備效率的關鍵技術條件;生物流化床工藝的類型及特征;曝氣生物濾池的原理、特征。
領會:生物膜的構造、生物膜處理法的特征。
應用:生物濾池的設計計算;生物接觸氧化池的設計計算。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生物膜的構造、生物膜處理法的特征。
第8章 污水的自然生物處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穩定塘系統和土地處理系統等兩大類污水自然生物處理單元。
二、課程內容
了解穩定塘系統的概念、分類和凈化機理,熟悉穩定塘系統的設計,了解土地處理系統的凈化機理,熟悉土地處理系統的設計。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穩定塘的概念、分類及特點;污水土地處理系統的含義、組成;濕地處理系統的分類;人工濕地系統的類型及工作過程。土地滲濾系統的類型及工作過程。
領會:穩定塘的凈化機理;土地處理系統的凈化機理。
應用:穩定塘的設計計算;土地處理系統的設計計算。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穩定塘的凈化機理;土地處理系統的凈化機理。
第9章 污水的消毒與深度處理工藝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主要包括消毒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工藝、污水的回收與再用等。
二、課程內容
了解污水深度處理中消毒的常用技術,了解常用的污水深度處理工藝。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深度處理的對象與目標;消毒的常用技術的常用技術與原理;深度處理的常用工藝;污水回收利用的不同目標及要求。
四、本章重點、難點
難點:消毒的常用技術的常用技術與原理。
第10章 污泥的處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污泥的分類、性質與排除,介紹污泥的濃縮、消化、脫水、干化,介紹污泥的最終處置與利用。
二、課程內容
了解污泥的分類與性質,掌握污泥的濃縮、消化、脫水、干化等處理工藝,熟悉污泥的最終處置與利用。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污泥處理與處置的目的;污泥的分類;污泥中所含水分、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方法;污泥厭氧消化的機理與影響因素;污泥好氧消化的機理; 污泥脫水預處理目的與常用方法;污泥最終處置與利用的主要方法。
領會:污泥的性質指標。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污泥中所含水分、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方法;污泥厭氧消化的機理與影響因素;污泥好氧消化的機理; 污泥脫水預處理目的與常用方法。
第11章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水量、水質,介紹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步驟、要求和設計原則,廠址選擇,工藝流程和處理構筑物選擇,平面與高程布置。
二、課程內容
了解城市污水處理廠水質水量的確定,掌握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的基本步驟,掌握污水廠工藝流程和處理構筑物選擇,學會如何進行污水處理廠平面與高程布置,進行污水處理廠的設計。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步驟,污水處理廠平面與高程布置。
領會: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選定應考慮的因素;根據進出水水質和水量規模,進行污水處理廠的設計。
四、本章重點、難點
難點:根據進出水水質和水量規模,進行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和構筑物的確定。
第12章 工業廢水處理概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介紹工業廢水的分類、排放標準和處理方法。
二、課程內容
了解工業廢水的分類、排放標準和處理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識記:工業廢水的分類、排放標準和處理方法。
四、本章重點、難點
重點:工業廢水的排放標準和處理方法。
第13章 工業廢水的物理處理(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14章 工業廢水的化學處理(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15章 工業廢水的物理化學處理(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第16章 工業廢水的生物處理(本章不做學習和考核要求)
Ⅳ 關于大綱的說明與考核實施要求
一、自學考試大綱的目的和作用(共性部分)
課程自學考試大綱是根據專業自學考試計劃的要求,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而確定。其目的是對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課程考試命題進行指導和規定。
課程自學考試大綱明確了課程學習的內容以及深廣度,規定了課程自學考試的范圍和標準。因此,它是編寫自學考試教材和輔導書的依據,是社會助學組織進行自學輔導的依據,是自學者學習教材、掌握課程內容知識范圍和程度的依據,也是進行自學考試命題的依據。
二、課程自學考試大綱與教材的關系(共性部分)
課程自學考試大綱是進行學習和考核的依據,教材是學習掌握課程知識的基本內容與范圍,教材的內容是大綱所規定的課程知識和內容的擴展與發揮。課程內容在教材中可以體現一定的深度或難度,但在大綱中對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適當。
大綱與教材所體現的課程內容應基本一致;大綱里面的課程內容和考核知識點,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過來教材里有的內容,大綱里就不一定體現。(注:如果教材是推薦選用的,其中有的內容與大綱要求不一致的地方,應以大綱規定為準。)
三、關于自學教材
1.給水工程(第四版),嚴煦世、范瑾初主編,1999年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排水工程(下冊)(第五版),張自杰主編,2015年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四、關于自學要求和自學方法的指導
作為一門專業課程,本門課程內容多、難度大,自學者在自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知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能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關于該章的課程內容和考核要求,結合課程中重點內容的表述,把握課程中的知識要點,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重點突出,要點明確。
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針對各知識要點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系統梳理課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領會,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
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內容后,應做好復習,對本章主要知識要點進行整理和歸納,同時結合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幫助自學應考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增強領會和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
五、應考指導
1. 如何學習
很好的計劃和組織是你學習成功的法寶。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訓學習,一定要跟緊課程并完成作業。為了在考試中作出滿意的回答,你必須對所學課程內容有很好的理解。使用“行動計劃表”來監控你的學***展。你閱讀課本時可以做讀書筆記。如有需要重點注意的內容,可以用彩筆來標注。如:紅色代表重點;綠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領域;黃色代表可以運用在工作之中。在自學完成后,可結合自己的理解,做好知識要點的歸納和整理,以便復習所用。
2. 如何考試
卷面整潔非常重要。書寫工整,段落與間距合理,卷面賞心悅目有助于教師評分,教師只能為他能看懂的內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問題。要回答所問的問題,而不是回答你自己樂意回答的問題!避免超過問題的范圍
3. 如何處理緊張情緒
正確處理對失敗的懼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請教已經通過該科目考試的人,問他們一些問題。做深呼吸放松,這有助于使頭腦清醒,緩解緊張情緒。考試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靜。
4. 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這是一個普遍問題!如果你在考試中出現這種情況,試試下列方法:使用“線索”紙條。進入考場之前,將記憶“線索”記在紙條上,但你不能將紙條帶進考場,因此當你閱讀考卷時,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記下。按自己的步調進行答卷。為每個考題或部分分配合理時間,并按此時間安排進行。
六、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要針對重點章、次重點章和一般章節分別提出自學或助學的基本學時建議和要求(如在章節后面已有,這里也可不再闡述),在助學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要強調注意正確引導、把握好助學方向,正確處理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關系。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
3.對自學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自學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自學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自學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自學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
6.注意對自學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自學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問題。
7.要使自學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七、對考核內容的說明
1. 本課程要求考生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點內容都作為考核的內容。課程中各章的內容均由若干知識點組成,在自學考試中成為考核知識點。因此,課程自學考試大綱中所規定的考試內容是以分解為考核知識點的方式給出的。由于各知識點在課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識自身的特點不同,自學考試將對各知識點分別按識記、領會和應用三個認知層次確定其考核要求。
2. 課程分為兩部分,分別是以物理化學方法為主的水污染控制技術(給水工程中的部分章節)和以生物化學和生態方法為主的水污染控制技術(排水工程中的章節),考試試卷中基本各占50%。
八、關于考試命題的若干規定
1、本課程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考生應攜帶計算器、尺子、鉛筆、橡皮等工具。
2、本大綱各章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知識點及知識點下的知識細目,都屬于考核的內容。
3、命題不應有超出大綱中考核知識點范圍的題目,考核目標不得高于大綱中所規定的相應的最高能力層次要求。命題應著重考核自學者對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是否了解或掌握,對基本方法是否會用或熟練。不應出與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題或怪題。
4、本課程在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大致為:識記占40%,領會占40%,應用占20%。
5、試題的難度可分為:易、較易、較難和難四個等級。每份試卷中不同難度試題的分數比例一般為:2:3:3:2。
6、本課程考試命題的主要題型一般有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計算題、分析論述題等題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重慶自考網還為各位考生提供【重慶自考自考題庫】【重慶自考自考真題下載】【自考題庫app下載】三大刷題工具,有需要的考生也可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