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試題
課程代碼:03709
本試卷共4頁,滿分l00分,考試時間l50分鐘。
考生答題注意事項:
1.本卷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試卷空白處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紙。
2.第一部分為選擇題。必須對應試卷上的題號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
3.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必須注明大、小題號,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4.合理安排答題空間,超出答題區域無效。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斯密和李嘉圖是【 】
A.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 B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
C.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 D.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
2.關于馬克思主義的產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馬克思主義是歷史時代的產物 B.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經驗的總結
C.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成果的升華 D.馬克思主義是先天智慧的結晶
3.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內容主要回答的是【 】
A.世界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 B.世界可否被認識的問題
C.世界的存在是怎樣的問題 D.世界有否統一性的問題
4.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 】
A.總特征 B.精髓 C.實質 D.核心
5.“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句話強調的是,在解決復雜問題時【 】
A.要具體地分析矛盾的斗爭性 B.要具體地分析矛盾的同一性
C.要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D.要具體地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6.規律的兩個特點是【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客觀性和自發性
C.盲目性和自覺性 D.客觀性和普遍性
7.下列選項中,正確揭示了認識的本質的是【 】
A.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B.認識是主體的主觀創造
C.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先驗反映 D.認識是主體的內心體驗
8.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 】
A.滿足獵奇心理 B.改造客觀世界
C.實現自我價值 D.創造客觀規律
9.在真理的檢驗標準問題上,下列各項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多數人認可的就是真理 B.個人覺得有用的就是真理
C.少數人堅持的就是真理 D.在實踐中證實的才是真理
10.社會意識具有復雜而精微的結構。從反映社會存在的程度和特點來看,社會意識包括【 】
A.社會心理和思想體系 B.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
C.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 D.主流意識和非主流意識
11.劃分階級所依據的根本標準是各社會集團的【 】
A.政治面貌 B.經濟地位 C.宗教信仰 D.價值取向
12.改革不僅存在于社會主義社會中,而且存在于其他社會形態中。這說明改革具有【 】
A.主體能動性 B.歷史局限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13.“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這句話說的是【 】
A.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沒有差別
B.社會發展排斥主體選擇的作用
C.社會發展取決于主體自由選擇
D.社會發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
14.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指【 】
A.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矛盾 B.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矛盾
C.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D.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詹
15.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
A.社會總資本的增大為前提 B.生產資料的增大為前提
C.流通資本的增大為前提 D.單個資本的增大為前提
16.從資本周轉的角度來考察資本的構成,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是【 】
A.生產資本 B.貨幣資本 C.商品資本 D.流通資本
17.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
A.憲法是由資產階級制定的
B.民主的原則是與實踐相脫節的
C.勞動人民不能參與國家政權的管理
D.民主權利的實現受到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的限制
18.壟斷利潤的水平一般會【 】
A.低于平均利潤 B.高于平均利潤
C.等于平均利潤 D.等于成本價格
19.在經濟危機和蕭條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向私人企業注入一部分國有資金以維持其生存的經濟行為屬于【 】
A.建立資本主義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的一種方式
B.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內部結合的一種方式
C.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外部結合的一種方式
D.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經濟計劃的一種方式
20.資本主義國家對國民經濟的間接調控主要是運用【 】
A.經濟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計劃手段
21.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作用是【 】
A.為一個更高級的生產形式創造物質條件
B.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
C.實現生產社會化和經濟全球化
D.不斷發展社會的民主與法制
22.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公開面世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是【 】
A.《共產黨宣言》 B.《法蘭西內戰》
C.《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D.《哥達綱領批判》
23.根據鄧小平的概括,下列選項不屬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是【 】
A.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B.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C.允許個別人先富起來 D.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24.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社會形態,共產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是【 】
A.與任何繁榮的封建社會相當的社會生產力
B.與一般資本主義社會相當的社會生產力
C.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當的社會生產力
D.遠遠高于以往一切社會的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
25.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最終歸宿是【 】
A.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B.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C.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 D.克己奉公的道德理想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二、筒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6.簡述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原理及其意義。
27.簡要說明整個人類的認識是有限與無限的統一。
28.超額剩余價值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單個企業能夠穩定長期地獲得嗎?
29.資本主義國家如何利用利率調節經濟?
30.什么是共產主義的精神境界?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考生任選其中2題作答,每小題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題目超過2題,只按考生回答題目的前2題計分。
31.試述上層建筑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及其現實指導意義。
32.試述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及其同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33.自有階級社會以來,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各種類型的民主,而社會主義民主是人類社會最高類型的民主。你對此是怎么理解的?